说起沈阳北站附近的那幢偌大的FTC金融中心商场,还真是让不少沈阳人记忆深刻。
当年风头正劲地开张,后来一度门可罗雀,眼瞅着要被大悦城接手,大家都以为终于要熬出头了,这地方迎来了翻身的大机会。
说大悦城要来,沈阳的小伙伴们那会儿群情激奋,毕竟有了大悦城,也标志着一座城市的商业升级有了新的可能。
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就像饭桌上端上一道硬菜,大家纷纷掏出手机准备拍照发朋友圈,生怕错过了第一时间的见证。
可问题来了,这硬菜光是菜单上亮了一下灯,结果盘子都还没上桌,名字刚挂上墙没几天,大悦城的招牌又悄无声息地撤下。
消息来得突然,撤的也利落,莫名觉得有点像“秒没”的秒杀活动,张贴和撤牌之间,就完成了一次城市商业的“抓马现场”。
有网友笑说,这商场的热搜不亚于娱乐圈的塌房大瓜——热度有了,实锤却没跟上。
可回归现实,大家关心的不光是招牌的问题,更是这块区域到底能不能重新振作起来。
毕竟就在北站鬼城、商场荒废的种种讨论声中,今年年初又一个新公告悄然上线,说是要改造成HAI乐园运动奥莱公园,10月份要与大家正式见面。
又来了,新风口!但沈阳人表面很激动,心里可是掂量足了。
毕竟,大悦城的失利带给大家的不是兴奋,更多的是一种看惯了大风大浪后的麻木感——你让我信,我可得再看看。
转眼夏天走到尾声,HAI乐园的官方宣传还在继续,临近9月却还是“黑灯瞎火”。
沈辛儿说,她前两天路过发现里面连灯都没亮,别说门头,货架还在等斑马线对面的行人点头进驻。
各种“快开业啦!”的声浪响得高,实地一看又像空城计,网友的玩笑也开始变得犀利:这商场不都是PPT开业吗?
想想这地方,地段其实不用愁,靠着北站,流量大得让人怀疑,不赚钱都对不住门口那几条公交专线。
理论上,这地方怎么着也轮不到大冷清。
可现实事实总是让人一头雾水,这商场硬是拖到几年都没翻身,难不成是风水不对?
或者是北站这片儿的商业体太密集?又或者说新时代的大商场注定拼不过手机小程序和快递小哥?
你看看别人家的热热闹闹,再看看这儿黑黢黢一楼的玻璃门,气质都带着一种魔幻。
更有网友调侃,这地方是不是中了什么咒,说不定哪天醒来又变回金融中心,或者摇身一变跑去卖奶茶。
这种大项目总是让人既期待又无力,仿佛等了好几年网红餐厅终于要排队了,结果大门还没上锁就成了空中楼阁。
哪怕心里打着问号,还是想再拆一层疑云。
运动奥莱公园概念本来挺新鲜,说白了就是大集合——运动品牌、户外体验、亲子休闲,美其名曰一站式打包。
说实话,现在国人对运动生活越来越在行,跑步、骑马、撸铁、瑜伽,一个比一个会玩,按理说这样的空间确实有需求。
尤其是北方冬天冷,能在有暖气的大商场里跑步遛娃简直是刚需。
有人抱着希望说,沈阳人虽然调侃归调侃,可真开起来,还是会来凑热闹的。
但败就败在一拖再拖,信息一闪而过,眼看着盛大开业的宣传吊了大家胃口,偏偏门外冷清的气氛劝退了大部分老百姓的热情。
你说有没有点“狼来了”的味道?喊了太久的好消息,大家逐渐佛系,谁还会傻等?
那这次运动奥莱到底能不能准时闪亮登场?其实,光看时间表不算数,现实里暗流涌动。
首先,商场空置期拉太长。
原先盼大悦城的时候就已经耗掉一拨人气,之后又计划改运动奥莱,这一进一退的折腾,直接把原本的流量玩成了“寂寞”。
而且,周边商业环境其实挺卷。
有老牌大商场、新兴shopping mall,还有地段凶猛的写字楼群,大家你争我抢,哪有谁能稳坐钓鱼台?
你想想,现在花钱的主力军也讲究效率和体验。
一边吐槽“不如在手机上买”,一边嫌弃“光有折扣没新意”。
时代抛弃你的时候,连打个招呼都不会有,但人们的消费习惯确实肉眼可见地在变。
临近节假日的火爆能转化成平日的常态消费吗?大家心里其实没底。
再深入一点说,运动奥莱公园这种新物种,沈阳市场真能“消化”吗?
别的不提,运动品牌的同质化和价格拉锯战,很多人早就见怪不怪,除非有真·大牌压阵,靠小品牌打圈层,怕是一不小心又成了另一个“新瓶装旧酒”的尴尬。
反过来讲,要是真能把运动休闲、健康生活、儿童乐园一锅炖好了,或许能带点新花样。
可惜啊,实现起来比说说难得多。
很多运动品牌和亲子体验馆,本地都不止一家。
大家消费场景早就细分,一个新开商场能否盘活周边存量,其实最大挑战不是装修好不好、折扣深不深,而是能不能形成自身的独特DNA。
要不然,下一拨网友的槽点,估计又得升级成“网红打卡5分钟,商业存活半年”的那种魔咒。
还有个藏在暗处的疑问:商场运营方是不是太乐观了?
看筹备节奏,搞宣传的时候雷声大,实际施工一拖再拖。
九月份都快到了,施工现场还一团漆黑,难道真准备“最后十天突击完工”?
看到这种阵仗,别说消费者笑了,业内朋友都直呼带感。
毕竟,开业也好,延期也罢,最终被考验的不是谁发宣传稿更快,而是谁能在现实市场站住脚。
一场空想式的“美好生活蓝图”,真落到实地往往免不了磕磕绊绊。
哪怕领导们信誓旦旦,老百姓买不买账,终归还是要用脚投票。
现实并不浪漫,谁家老板都不傻,只有赚到钱的地儿才能生根发芽,不然就是换个马甲接着空置,最终成了又一个“城市盲盒空间”,谁都不知道下一个拆开的是什么。
搞商业这玩意,不光是搭舞台,更要留下观众。
指望着项目一开张,就能人潮如织,只能说想得太美了。
时代变了,商业运营流程也真不是拍拍脑袋能完成的。
从政府招商、开发商选品、品牌方落地到后期运营,每一个环节都要拼资源。
一个不慎,别说10月份开业,怕是“开业未见,关门先行”的魔咒又得应验。
大家悄悄的围观、淡淡的期待,甚至有网友调侃,等到开业那天,也许沈阳这座城市都换了新地标。
当然,作为旁观者,咱没必要站在道德制高点冷嘲热讽,毕竟。
重启经济和商业活力,谁都想成事。
只希望这次“HAI乐园”不是重蹈覆辙,让大家再一次白等一场。
无论如何,现实和理想总会有场正面硬刚。
说不定哪天睡醒,这运动奥莱公园大张旗鼓地开业了,真成了沈阳人的“健身主场”,那大家自然拍拍手道声厉害。
如果又一次与商业繁华擦肩而过,也属于生活里的常态小插曲。
而且换个角度来说,不是每一次失败都是坏事,起码下一家接手的时候,踩过的坑全都明明白白列出来。
城市成长就是这样,谁也解释不清为什么有的商场“福星高照”,有的商场“水逆缠身”。
来来往往,轮流坐庄,最终买单的还是市井中的那群生龙活虎的人。
那么大家怎么看?
你觉得沈阳北站这块地还有几回合能让商场打翻身仗吗,运动奥莱今年到底能不能转危为安?
评论区一起来聊聊你的看法吧!
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,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