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姨掌握炒股诀窍,8个月赚2000万,直言:只用一招
我叫王秀兰,今年62岁,退休前是小学老师。
谁能想到,被股友群嘲笑的「菜鸟阿姨」,竟能在8个月内从50万本金赚到2050万。
当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「专家」们打爆我的电话,求我分享方法时,我只淡淡地说了一句:
「当初你们不是说我是傻大妈吗?」
01
去年三月,老伴儿去世后,我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房子里,每天看着电视发呆。
邻居刘姨看我可怜,把我拉进了一个叫「股市精英交流群」的微信群。
「秀兰,你这存着的50万存银行太亏了,跟着我们炒股,一年翻个倍很轻松。」
刘姨神秘地对我说。
第一次进群,我就被群里的氛围震撼了。
群里有自称「华尔街归来」的陈博士,有声称「十年无败绩」的李老师,还有各种晒收益截图的群友。
「今天又赚了8个点,小意思。」
「我推荐的那只票,涨停了吧?跟着我吃肉!」
「新手就是不行,追涨杀跌,活该被割韭菜。」
看着这些人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收益截图,我心里痒痒的。
我小心翼翼地发了条消息:
「各位老师好,我是新手,请多指教。」
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,然后有人回复:
「哟,又来个大妈。」
「大妈级选手,建议先学几年再说。」
陈博士更是直接:
「阿姨,股市不是菜市场,不是你们这种文化水平能玩的。建议去跳广场舞。」
群里一阵哄笑的表情包。
我的脸瞬间涨得通红,但还是硬着头皮问:
「那我应该怎么开始呢?」
李老师发了个鄙视的表情:
「连K线都不会看吧?连什么是PE都不知道吧?建议回去好好学学基础知识,别来丢人了。」
「就是,我们这是专业群,不是扫盲班。」
「大妈们就知道买菜砍价,炒股?省省吧。」
我被说得无地自容,默默地潜水不说话了。
但我就是不服这口气。
02
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他们口中的「傻大妈」,我开始疯狂学习。
买了十几本股票入门书,天天抱着啃。
从最基础的K线图看起,什么阳线阴线、支撑位压力位,我都认真记笔记。
还专门报了个老年大学的理财班,和一群大爷大妈一起学。
三个月后,我觉得自己算是入了门,重新在群里发言:
「我学了三个月,现在想开始实战,大家能推荐几只股票吗?」
陈博士冷笑:
「三个月?我研究了十年还在学呢。阿姨,股市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。」
「就是,三个月能学什么?我都研究五年了。」
李老师更过分:
「阿姨,你那点退休金,别折腾了。我们操作的都是大资金,你那几万块钱,手续费都不够。」
「建议先模拟操作个一年两年再说。」
刘姨这时候说话了:
「秀兰啊,要不你先拿个一两万练练手?」
陈博士立马反驳:
「一两万能练什么?建议至少20万起步,否则没意义。」
我咬咬牙:
「我有50万。」
群里瞬间安静了。
然后爆发出一阵议论:
「50万?阿姨家底不错嘛。」
「不过50万在股市里也就是个零头。」
陈博士语气缓和了一些:
「既然有50万,那可以玩玩。不过阿姨,你得听我们的指导,别乱来。」
李老师也来劲了:
「我可以带带你,不过得按我说的买卖,不能有自己的想法。」
我点头如捣蒜:
「好的好的,我听各位老师的。」
03
开户后的第一周,我按照陈博士的推荐,买了一只叫「科技未来」的股票。
第二天就跌了5%。
我着急地在群里问:
「陈博士,科技未来跌了,怎么办?」
「正常回调,不要慌,继续持有。」
结果连跌三天,我亏了7000多。
李老师这时候跳出来:
「我早说了这票有问题,陈博士眼光不行。」
陈博士反击:
「你推荐的那个更垃圾,一周跌了15%。」
两人在群里吵了起来,我夹在中间不知道该听谁的。
按照李老师的建议,我又买了一只「新能源龙头」。
结果又是连续下跌。
一个月下来,我的50万变成了42万。
群里的人开始嘲笑我:
「果然是新手,一个月就亏了16%。」
「大妈就是大妈,心态不行。」
「建议割肉离场,股市不适合你。」
陈博士更是落井下石:
「阿姨,我说了股市有风险,你没听进去。现在知道厉害了吧?」
李老师也推卸责任:
「我的方法没问题,是你执行力不够。」
我气得浑身发抖,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。
夜深人静的时候,我坐在老伴儿的遗像前哭了一夜。
「老头子,我是不是真的太笨了?」
但哭完之后,我擦干眼泪,心里升起一股倔强:
「我就不信了,他们能做到的,我也能做到!」
04
接下来的两个月,我彻底改变了策略。
我不再听群里那些「专家」的建议,而是开始自己研究。
每天早上5点起床,6点准时坐在电脑前,开始我的「功课」。
我发现,群里那些人说得天花乱坠,但实际操作漏洞百出。
陈博士推荐的股票,十只里有七只是跌的。
李老师更离谱,自己都在偷偷割肉,还在群里喊着「坚持持有」。
而那些晒收益的群友,我仔细看了看,很多截图都是P的。
有一次,我发现一个群友晒的收益图,时间显示是周六。
股市周六根本不开盘,这不是明摆着造假吗?
我开始怀疑,这个群里到底有几个真正赚钱的?
这时候,我想起了老伴儿生前常说的一句话:
「做人要实在,做事要简单。」
既然那些复杂的技术分析我学不会,那我就用最简单的方法。
我开始观察那些真正赚钱的上市公司。
茅台、格力、美的、银行股……
这些公司有个共同特点:业务简单易懂,年年分红,股价虽然波动,但长期趋势向上。
我想通了一个道理:
买股票就是买公司,既然我不懂那些高科技,那我就买我能理解的。
茅台酒我喝过,好喝。
格力空调我用过,制冷效果好。
银行我天天去,业务稳定。
这些不就是最好的投资标的吗?
05
6月份,我开始执行我的「简单投资法」。
用剩下的42万,分别买了茅台、格力、还有几只银行股。
买完之后,我就不再天天盯盘了。
该买菜买菜,该跳舞跳舞,生活照常。
群里的人发现我不再跟着他们的推荐买股票,开始阴阳怪气:
「王阿姨不信我们了?」
「自立门户了?」
陈博士更是讽刺:
「买茅台?阿姨,茅台2000多一股,你买得起几手?」
「银行股?死气沉沉的,一年涨不了几个点。」
李老师也加入嘲讽:
「格力?传统家电,没前途的。还是科技股有想象空间。」
我没有理会他们,继续我的简单投资。
一个月后,我惊讶地发现,我的账户不但没亏,还赚了2万。
茅台涨了8%,格力涨了12%,银行股也稳步上升。
而群里那些「专家」推荐的科技股,大多还在下跌通道里。
我在群里分享了我的收益截图。
群里瞬间炸锅了:
「不可能,茅台怎么可能涨这么多?」
「肯定是P的图,王阿姨学坏了。」
「运气而已,能持续吗?」
陈博士酸溜溜地说:
「一个月的收益说明不了什么,我们看的是长期。」
李老师更过分:
「王阿姨,你这是瞎猫碰到死耗子,别得意忘形。」
我没有反驳,只是笑笑。
心里想:走着瞧。
06
接下来的几个月,神奇的事情发生了。
我的「简单投资法」开始显现威力。
茅台一路上涨,从我买入时的2100多,涨到了2800多。
格力也不甘示弱,从32块涨到了45块。
银行股虽然涨得慢,但非常稳定,还有分红。
到了10月份,我的42万已经变成了65万。
半年时间,收益率超过50%。
而群里那些「专家」推荐的股票,大多还在亏损。
陈博士的科技股跌了30%,李老师的新能源股也跌了25%。
我又在群里分享了我的收益。
这次,群里的态度发生了微妙变化:
「王阿姨厉害啊,半年赚了20多万。」
「确实不错,我们都小看阿姨了。」
但陈博士和李老师还是不服:
「短期收益不代表什么,股市有周期的。」
「等熊市来了,看你还能不能保得住。」
我继续保持沉默,专心做我的投资。
11月份,市场开始传言,茅台要涨价。
我的茅台股票应声大涨。
12月份,格力发布了新产品,股价再次上涨。
银行股也因为业绩稳定,受到机构青睐,稳步上升。
年底一算账,我的42万变成了85万。
一年时间,翻了一倍多。
群里彻底沸腾了:
「王阿姨太厉害了!」
「教教我们吧,阿姨!」
「我也想买茅台,现在还能进吗?」
连陈博士和李老师也开始客气起来:
「王阿姨确实有两把刷子。」
「能分享下心得吗?」
我看着这些人的态度变化,心里五味杂陈。
想起刚进群时被嘲笑的情景,再看看现在这些人的嘴脸,我忽然觉得很可笑。
07
今年初,我决定加大投资力度。
把房子抵押了500万,全部投入股市。
这个决定让家里人都疯了:
「妈,你疯了?把房子抵押炒股?」
儿子差点跪下求我。
「秀兰啊,你这样太冒险了。」
刘姨也劝我。
但我心意已决。
通过一年的实战,我对自己的方法有了信心。
买股票就是买好公司,长期持有,享受企业成长的红利。
这个道理这么简单,为什么那些「专家」就是不懂呢?
我把585万(85万+500万)全部买了我精选的几只股票:
茅台占40%,格力占20%,三只银行股占30%,剩下的买了美的和五粮液。
买完之后,我就淡定地等待。
群里的人知道我抵押房子炒股,都被震撼了:
「王阿姨胆子太大了!」
「585万全仓,这是要干嘛?」
「万一跌了怎么办?」
陈博士装作关心:
「阿姨,全仓风险太大了,要分散投资啊。」
李老师也来劲了:
「王阿姨,不如分一部分给我操作,我帮你分散风险。」
我在群里回了一句:
「谢谢关心,我心里有数。」
心里却在冷笑:现在知道关心我了?当初嘲笑我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这么善良?
08
接下来的几个月,简直是奇迹般的行情。
茅台因为业绩超预期,连续大涨。
格力推出了新的智能家电系列,股价一路飙升。
银行股也因为经济复苏预期,走出了慢牛行情。
美的和五粮液更是表现出色。
3月份,我的账户突破了800万。
4月份,超过了1000万。
5月份,达到了1200万。
群里的人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:
「1200万?王阿姨成千万富翁了?」
「太不可思议了!」
「阿姨,收我为徒吧!」
陈博士和李老师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:
「王阿姨,能不能分享下选股心得?」
「我们愿意付费学习!」
我看着这些消息,心里既觉得好笑,又觉得讽刺。
当初他们说我是「傻大妈」的时候,怎么不见这么谦虚?
现在看到我赚钱了,就开始叫老师了?
但最让我震惊的还在后面。
6月份的一天,茅台突然宣布股票分红和送股。
我持有的茅台瞬间价值暴涨。
同时,格力也发布了超预期的财报,股价再次大涨。
那一天,我的账户显示:
总资产:20,500,000元。
没错,2050万!
8个月时间,从50万到2050万,涨了40倍!
我截图发到群里的时候,整个群彻底沸腾了。
但就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,我却要在这里打住了……
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,更加震撼人心。
那些曾经嘲笑我的「专家」们,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?
而我又会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?
最重要的是,我那个「只用一招」的投资秘诀到底是什么?
09
看到我账户上那串数字的时候,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。
2050万!
我用颤抖的手截了图,发到群里。
群里瞬间炸锅了:
「我靠!2000多万?」
「王阿姨发财了!」
「这是真的吗?不会是P图吧?」
「8个月40倍收益,这也太夸张了!」
陈博士第一个跳出来:
「王阿姨,能视频验证一下账户吗?我们想确认一下真假。」
我冷笑一声,直接发起了群视频通话。
当我打开股票软件,清清楚楚地显示账户总资产2050万的时候,群里鸦雀无声。
过了好几秒,才有人开始说话:
「我的天,真的是2000多万!」
「王阿姨太厉害了!」
「请收下我的膝盖!」
李老师这时候语气完全变了:
「王老师,您能教教我们吗?我们愿意拜师!」
注意,他叫我「王老师」了,不再是「王阿姨」。
陈博士更夸张,直接说:
「王老师,我们之前有眼无珠,请您大人大量,能不能传授一下投资秘诀?」
我看着这些人的嘴脸,心里五味杂陈。
当初他们是怎么嘲笑我的?
「大妈级选手」、「文化水平不够」、「建议去跳广场舞」……
现在看到我赚钱了,就开始叫老师了?
我在视频里笑了笑:
「各位,还记得去年你们是怎么说我的吗?」
群里安静了。
陈博士尴尬地说:
「王老师,我们之前确实有些……不合适的话,但是……」
我打断他:
「不用解释,我都明白。」
「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赚到这2000万的?」
「想!」群里异口同声。
我深吸一口气,说出了我的投资秘诀:
「其实很简单,就一招:买你能理解的好公司,长期持有。」
10
「就这么简单?」李老师不敢相信。
「对,就这么简单。」我说。
「我不懂什么高深的技术分析,也不会什么复杂的财务模型。」
「我只买我能理解的公司。」
「茅台,我知道它是国酒,逢年过节都要喝,这个生意永远不会倒闭。」
「格力,我家用了十几年,质量好,董明珠这个人我信得过。」
「银行股,再怎么变化,人们都需要存钱贷款,这是刚需。」
「我不追热点,不听消息,不做短线。」
「买了就拿着,让时间和复利帮我赚钱。」
群里安静了好久。
陈博士终于开口:
「可是王老师,您怎么知道这些股票会涨呢?」
我笑了:
「我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涨,但我知道它们一定会涨。」
「因为这些都是好公司,业绩在增长,分红在增加,股价迟早要反映价值。」
「你们整天研究K线图,追涨杀跌,忙得不亦乐乎。」
「我就做一件事:买好公司,然后等待。」
李老师还是不服:
「但是王老师,万一这些公司业绩下滑怎么办?」
「那我就卖掉,买其他好公司。」我回答得很轻松。
「投资最重要的不是预测未来,而是选择确定性高的东西。」
「茅台会不会涨我不知道,但茅台会不会倒闭,我很确定不会。」
「格力会不会大涨我不知道,但格力会不会破产,我很确定不会。」
「在这个前提下,时间越长,我赚钱的概率就越大。」
群里的人开始若有所思。
一个群友问:
「王老师,那您现在还会买什么股票?」
我想了想:
「还是那几只,茅台、格力、银行股……」
「好公司不多,找到了就要坚持持有。」
「频繁换股只会增加成本和风险。」
11
从那天开始,我在群里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以前大家叫我「王阿姨」,现在都叫我「王老师」。
以前我发言没人理,现在我一说话,群里瞬间安静。
陈博士和李老师更是态度大变,经常私聊我,问这问那。
「王老师,您觉得现在还能买茅台吗?」
「王老师,格力现在价位合适吗?」
「王老师,能推荐几只银行股吗?」
我有时候会简单回复几句,有时候直接不理。
不是我摆架子,而是我觉得没必要。
投资这件事,方法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。
剩下的就是执行力和耐心的问题。
可惜的是,虽然我把方法告诉了他们,但真正能坚持的人很少。
过了一个月,我发现陈博士又开始推荐那些乱七八糟的科技股。
李老师也重新开始他的短线操作。
他们学不会我的方法,不是因为不懂,而是因为太贪心,太急躁。
他们想要的是每天都有收益,每周都有惊喜。
而我的方法太「无聊」了:买了就放着,一放就是几个月甚至几年。
这对他们来说,简直是折磨。
但这就是投资的真相:最有效的方法往往是最无聊的方法。
12
2050万,这个数字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。
儿子女儿对我的态度都变了,从担心变成了崇拜。
「妈,您太厉害了!」
「妈,您就是我们家的股神!」
邻居们也都知道了我的事,每天都有人来请教:
「秀兰姐,能不能教教我们炒股?」
「秀兰姐,我有10万块钱,买什么股票好?」
我都耐心地给他们讲我的方法,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听进去。
他们要么觉得太简单,不相信;要么觉得太慢,没耐心。
有一天,刘姨来找我:
「秀兰,你现在这么有钱了,要不咱们一起开个投资公司?」
「专门帮别人理财,收点管理费,一年也能赚个几百万。」
我摇摇头:
「我不想做这个。」
「为什么?多好的赚钱机会啊!」
「因为投资这件事,只能自己做,不能代替别人做。」
「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,时间周期不一样,目标也不一样。」
「我能承受50%的波动,别人未必能承受。」
「我能等三五年,别人未必愿意等。」
「所以最好的办法,就是把方法告诉大家,让大家自己去实践。」
刘姨有些失望,但我知道这是对的。
投资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,没有标准答案。
13
现在的我,每天依然过着简单的生活。
早上买菜,下午跳舞,晚上看新闻。
唯一的变化是,我不再关注股价的每天波动。
有时候一个星期都不看账户,有时候一个月才看一次。
因为我知道,短期的波动毫无意义。
我在乎的是这些公司的长期价值。
群里的人问我:
「王老师,您不担心股票跌吗?」
我说:
「当然担心,但担心有用吗?」
「茅台从3000跌到2800,我会担心。」
「但我不会因为担心就卖掉。」
「因为我买的不是股票,我买的是茅台公司。」
「只要茅台公司还在赚钱,还在分红,股价迟早会涨回来。」
「相反,如果我因为恐惧就卖掉,那我永远赚不到大钱。」
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,做起来很难。
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。
但这就是我能从50万赚到2050万的秘诀:
简单的方法,长期的坚持。
14
今天,距离我第一次进入那个股票群,已经过去一年半了。
我的账户目前显示:2180万。
比最高峰时多了130万。
这130万不是炒出来的,是分红和股票自然增长带来的。
而群里那些当初嘲笑我的「专家」们,大多数都还在亏损。
陈博士的账户从100万亏到了70万。
李老师更惨,从50万亏到了30万。
他们还在那里每天研究技术指标,分析市场情绪,追逐热点概念。
忙得不亦乐乎,却年年亏钱。
有时候我会想,如果他们当初能够放下架子,认真听我的建议,现在会是什么样?
但人性就是这样,总是相信复杂的东西,怀疑简单的道理。
总是追求快速致富,忽视长期价值。
我的方法其实一点都不神秘:
第一,只买自己能理解的好公司;
第二,买了就长期持有,不要频繁买卖;
第三,用闲钱投资,不要借钱炒股;
第四,保持耐心,让时间和复利发挥作用。
就这四点,说起来简单,但能做到的人很少。
因为这需要与人性对抗:对抗贪婪,对抗恐惧,对抗急躁,对抗盲从。
15
现在的我,已经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了。
当初在群里被嘲笑的时候,我很生气,很委屈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些嘲笑反而帮了我。
如果没有他们的嘲笑,我可能会一直跟风操作,永远学不会独立思考。
如果没有最初的挫折,我可能不会这么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。
所以我要感谢那些曾经看不起我的人。
是他们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:
在投资这条路上,听别人的话永远赚不到大钱。
只有相信自己,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,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。
今天,又有人问我:
「王老师,您的投资秘诀到底是什么?」
我还是那句话:
「买你能理解的好公司,长期持有。」
「就这么简单?」
「对,就这么简单。」
「但是为什么大家都做不到呢?」
我笑了笑:
「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太简单了,一定有什么更复杂的秘诀。」
「其实投资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,而是自己的人性。」
「克服了人性的弱点,你就成功了一半。」
「剩下的一半,就是时间。」
现在的我,62岁,账户2180万,每天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。
我没有成为什么投资大师,也没有开什么投资公司。
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师,用最朴素的方法,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财富。
如果你问我还有什么想说的,那就是:
投资真的不复杂,复杂的是人心。
简单的方法,长期的坚持,这就够了。
至于那些曾经嘲笑过我的人?
我已经原谅他们了。
因为我现在有2180万,我可以很大度。
——完——
股票在线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